任何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它的生长及其发展都有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现实土壤,美术也不例外。中国美术在建国后的头三十年里,遵循的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路线,那个时候国画山水、花鸟、油画风景、静物、人体等表现轻松、娇好、休闲,以欣赏和愉悦为品质的所谓“非主题性”创作,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受到不应有的遏制,弄不好还要挨一顿批判。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使许多老一辈艺术家们心有余悸、不寒而栗。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冰封的良知得以苏醒,中国美术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在画什么,怎么画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这使得作品的题材内容一下子如决堤大潮、浩荡无际,走向宽阔和深广;也使艺术家们的个性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保护。以动物画为例,开了中国美术史的先河。一大批以表现动物为能事、乐此不疲的大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心爱之作,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许多清新和快乐;何香凝的狮子,李苦禅、黄永玉、孙其峰等大师的鹰,吴作人的骆驼和大象,李可染的水牛,韩美林的装饰动物画,王超的寓言动物,冯大中的老虎等等,而徐悲鸿的奔马和齐白石的鸡等先师们描写动物的作品,更是倍受国人的喜爱和关注。真诚宽松的社会大环境,必然是事物发展演进的温床,一批批青年艺术家成长起来,他们在充分研习导师们创作成果的同时,逐步走出师门而自立门户。这其中就有一位以画“豺狼虎豹”为快事、乐事并画得很有个性的青年画家吕维超。
维超是辽宁盘锦人,年方四十,他是一位讷言敏行、勤奋刻苦、精到高产的动物画家。他的作品里,披露出对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欣赏之情,崇拜与歌颂、爱怜与理解之意,看得出他在用心同动物交流,用情去感动他的读者。中国画坛的动物画已走出“上山虎”威、“下山虎”猛的空泛概念,言之无物无情无爱的心理误区,走向了人性化、人格化、人文化的高级阶段。这不只是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进步,而是作为一个国度、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历史性飞跃。
记得十年前,我在辽河油田去讲课,维超的几幅作品摆在一面墙上,十分整齐好看。或许是巨大而无休止的劳动量所致,他很憔悴,说话的声音很低很小,与他画的一幅幅有力的老虎相比,极不协调。他对我说:“李老师,你看这么画行不?”我没说什么,只是就背景如何发挥好陪衬作用、更好地烘托主体提出一点小小的商量性意见。当时社会上正是“老虎”遍地,“人人”都画虎的时候,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画冯大中似的老虎,或者更直接一点说:“人人都似冯大中”,实在令人感到悲哀,艺术创作和劳动变成了简单的复印机,除了能力和优劣之外,很难再找出别的什么不同。我在心里呐喊着艺术家的个性,期盼着异样的惊喜。而维超以自己的观察视角和不同于同类的罩染、分染、撕毛、勾线方法,生动地再现和表现了山野中安静闲适、温和并充满着亲情友爱的老虎生态的那一面,以及彼此顾盼有加,呼号相答的群狼。维超画着这些虎狼之时,我敢说,他是以平等恭敬之心,在为他的朋友们“造像”。而其中的情感流露所展示的成果正是一种人性人情的呼唤和人文思考的关照,从大自然角度宏观整个宇宙、地球,人不过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罢了,何以狂妄地要主宰整个自然界。过去,我们太幼稚、太无知了,痛苦的教训使人类明白了:爱护自然生态的一切,就是爱自己。这一认识深深地打动着美术家的心,他们用作品表达对自然界的忏悔,用精心的劳动成果向动物们及花草树木道歉,于是这种盼望着的人性回归了。维超用一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去歌颂勇猛动物善良无私的一面,正如他的作品《战神》中题诗所写:“踞山号月兮,无意扰苍生。慈母怜子兮,乳血育弃婴。所向披靡兮,骁勇之战神。身临危难兮,险象环生”。由此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其中的动物或动物真正的思想情感,深深地在心底发出感叹:噢!原来动物跟人并没有多少差别。发现它们也有自己的社会、群体、家族、儿女之情,夫妻之爱,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原则,“风俗习惯”,甚至它们的“日常生活”和“应急救助”等,比起人类往往更有秩序性。小到蚂蚁、蜜蜂,大到狮虎大象,真可谓纪律严明、尊老爱幼。虽然难免有弱肉强食,凶残格斗,大凡亦是一种生存竞争,是繁衍中优胜劣汰的一种需要。这给予我们一切一切的启示,大都是从画家们提供给人们的动物形象获得的。从而逐步使人类改变了自己对自然界的专横践踏和肆意破坏。眼下在全中国掀起了保护自然这场将持续子孙万代的新风尚,不只是给动物保护带来了实惠,也同时给人自己带来了高尚的情操,一个让动物们防不胜防、提心吊胆的“苦日子”即将过去。
当前,许多动物画家作者,由于对于生态中的动物缺乏了解和深入的观察,依然概念化、模式化的形象比较多。许多作品不经看,由此给美术市场带来了许多困惑:良莠难辨,鱼龙混杂,更有甚者抄袭假冒屡屡发生。这里可以说,许多画家画动物画奔的是钱,势必要败坏自己和他人的名声。真正的艺术是自尊的。
维超已经在不间断的艺术实践中成熟起来,他的作品的严谨和坚贞不二的艺术个性以及作品蕴含着的文化品格是许多同行所认同的。摆在维超面前的路还很长,也许不会有终点,但有顶峰。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大师就是用自己的努力,创下属于自己的顶峰。
其实人生永远是一个过程,祝维超百尺竿投,再进一步!
——中国美协理事 李秀忠 2004年12月
|